關(guān)帝靈簽第三十五簽 關(guān)帝靈簽解簽35
關(guān)帝靈簽第三十五簽 關(guān)帝靈簽解簽35
關(guān)帝靈簽第35簽概述
【三十五丁戊下下】王昭君和番
第三十五簽解簽概述
陰宅方位得山得水,是不錯的風水,目前家庭幸福、工作順利,但天有不測風云,誰都無法預(yù)期到突然間會有巨大的變化,不只家道中落,還會有生離死別之苦,未來的凄涼之狀,令人垂淚,及早面對如此的災(zāi)禍。此劫是無法避免的,雖然目前還是如意的狀態(tài),也只是風雨前的寧靜,盡早預(yù)防,可減少傷害,天理循環(huán),非你我可改。
【詩曰】一山如畫對清江,門里團圓事事雙;誰料半途分析去,空幃無語對銀缸。
關(guān)帝靈簽第35簽吉兇解簽
現(xiàn)代白話文解簽
【解曰】
風水雖吉,命運未通,家門招禍,好事成空,夫妻離散,骨肉西東,凡事不遂,有始無終。
問財利,必無。
問訴訟,必兇。
問疾病,有危險,防有死亡。
問婚姻,不合,行人有阻。
【斷曰】
功名:無以言對 時命不吉 改行可也 叵夢想耶
六甲:身為壯年 卻先衰弱 今又不得 先調(diào)身可
求財:此業(yè)夕陽 多方探悉 該歇則休 不宜冒險
婚姻:兩者之姓 不合之相 非常顯明 互退者贏
農(nóng)牧:年初如春 春夏尚可 入秋風來 一片愁云
失物:去者去矣 自我小心 是一警惕 嗣后醒吾
生意:押之走之 無一利頭 可知暫守 方度難關(guān)
丁口:人口眾多 皆可旺盛 人謀不藏 分散離崩
出行:萬萬不可 去之不利 不如在鄉(xiāng) 守之可成
疾?。和话l(fā)之癥 延請名醫(yī) 否則延誤 后悔不及
官司:雙方不利 唯一救路 雙方和解 否則雙敗
時運:不予時命 奈何可也 啻奸守之 待時機到
傳統(tǒng)版解簽
【圣意】
訟終兇、宜謹防、病者險、主重喪、行人阻、財有傷、婚不合、謹行藏。
【解曰】
此簽墳宅雖吉。命運未通。謀望到底成空。先吉后兇。有始無終。
須防有死亡之患。訟必兇。病主險。求財必無。行人有阻也。
【釋義】
一山對清江。言風水雖合吉。但命運未通故也。
門里團圓之事。半途分折。骨肉離散。名成而敗。利得而失。
若人有見機之智。不待時之過中勢之極盛。
先為趨避之計。則晚節(jié)末路可保無虞。
占家宅。親病必危。問行人。有阻。凡事欠順。
【解簽】
門外山水如畫,門內(nèi)團圓成雙,誰知天有不測風云,人有旦夕禍福,半途忽然骨肉離散,樓去人空,無語對著繁華時的銀缸。
此簽的意思,表示名成而復(fù)敗,利得而復(fù)失,正是:“風水雖吉,命運未通,家門招禍,好事成空,夫妻離散,骨肉西東,凡事不遂,有始無終。”
聰明人抽得此簽,應(yīng)知盛極而衰,樂極生悲的道理,不待盛極之時,先為趨避之計,自然晚節(jié)可保無虞。
此簽問財必無,問訟必兇,問疾病,有危險,防有死亡?;橐霾缓希腥擞凶?。
有一婦人,產(chǎn)后未滿月,母子均病,求占得此簽,不久母女俱亡,正應(yīng)了“事事變”,及后兩句。
【東坡解】墳宅雖吉。命運未通。家門招禍。好事成空。夫妻離散。骨肉西東。凡事不遂。有始無終。
【碧仙注】始終未必不貪圖。到底須知力枉勞。設(shè)得十分奇巧計。卻防中路被風濤。
【占驗】
一人妻病,占此遂亡。應(yīng)“半途”云云。
一堪輿托人薦于富室,彼已有先至者,應(yīng)“門里”云云。兩人各為異論,與主家不合,皆不用而返,應(yīng)“半途”、“空幃”云云。
又一婦人,產(chǎn)后未滿月,母子得病,占此,不數(shù)日俱亡。應(yīng)“事事雙”并后兩句也。
又一家兄弟兩人,將應(yīng)試,同占此,后俱游庠。蓋“誰料半”得“隹”字,“途”折去僅存“辶”,二者合成“進”字,故宜其入學也。
關(guān)帝靈簽第35簽圖和典故
【典故】
王昭君和番昭君姓王。名嬙。字告月。歸州人。漢元帝宮女。
得罪畫工。為點崩夫痣。致不見幸。
昭君以才貌雙全。自傷不見知會。
匈奴求婚。乃自上書請行。臨去步入掖庭。顧影徘徊。
君臣相顧失色。然不能失信于單于。故遣其和番。
而斬畫工毛延壽等二百馀人。
王昭君和番
漢君欲立正宮。訪得江南王知府有女十八曰昭君。
毛延壽索賂曰。薦為正宮者金銀百萬兩。其父家貧只送百金。
毛怒。即起身帶其女不辭而別。堂上破女面。回奏曰。
小臣頗識相面。王女雖美。但左有一痣。必主兇亡。
昭君遂入冷宮。后八月中秋帝游。忽聞嘆聲。
召出昭君曰。毛延壽索賂不遂。命官引至半路欲奸奴身。
因不從被其點破面皮。帝即擇日立昭君為正宮。
毛延壽逃至番王處。把昭君玉照獻番王。
番王興兵伐漢取昭君。毛領(lǐng)兵而來。漢敗。
番王曰交出昭君退兵。否則寸草不留。
昭君自抱琵琶上馬出宮。兵退至界口。昭君投水自殺。
番王又投水自殺。王弟剝毛延壽皮。即登帝位。
昭君傳夢漢王??闪⑽颐脼檎龑m。封其父為左丞相。
【釋字詞】掖庭─宮中嬪妃的住處,即空中偏室。/庠─周朝的鄉(xiāng)校名,后人通稱學校為“庠序”。周朝稱“庠”,商朝稱“序”。古代縣學稱為“邑庠”,府學稱為“郡庠”。古代稱府縣學校里的生員為“庠生”。